苗木修剪要學會把握分寸
苗木修剪是園林養護中的一項高精尖技術活,修剪是培育優美樹形的必要操作,修剪可去掉病蟲枝、徒長枝等,幫助苗木更加健康的生長,修剪可以抑制蒸騰,有助于提高移栽樹木的成活率。
修剪對苗木來說是把雙刃劍,修剪好的苗木,植株會更健康,株形也會更加美觀,病蟲害也會得到抑制,修剪不當的話就會適得其反,造成樹型病態,長勢不良,景觀效果也會大打折扣。
苗木修剪五點要領
一“知”
說的是要知曉苗木的基本生長狀況,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
二“看”
就是要對苗木修剪前的生長狀況進行仔細查看。
三“剪”
是經過查看之后發現應該修剪的多余枝節。
四“檢查”
是修剪完之后的后續工作。
五“處理”
包括對修剪后的傷口以及剪下的枝節的處理。
正確的修剪順序
一般落葉喬木樹種
1.修剪應遵循先疏枝,后短截,如小龍柏的修剪。
2.比如龍柏樹先剪大枝,在剪中等枝,后剪小枝的順序依次進行。這樣既能解決樹體通風透光問題,又可避免骨干枝上出現枝條過稀的禿裸現象。
3.先疏病枯枝,在疏無用枝,以免出現偏冠,內膛空禿現象等。
4.先剪內膛枝,后剪外圍枝,可避免外圍枝過稀,觀賞效果欠佳等。
灌木類
1.一般灌木類應由內向外,先疏后截。保持內膛通透、立體開花、外圍枝豐滿的理想株型。
2.叢球、綠籬、色塊類植物,應先短截后疏枝。即綠籬、色塊類植物,先剪頂面,在剪側面,由外部修剪成大體輪廓,然后疏除枯死枝。如龍柏球,先剪球體表面,在疏內部枯死枝、過密枝。
果樹苗木
1.應按照先拉,在疏,后截枝的順序進行修剪,通過拉枝改變枝條伸展的角度填補空缺方向,避免因先將密枝疏掉,缺枝處因找不到能利用的枝,而造成內膛枝條出現空缺。
2.修剪時,由外向內,先剪大枝,在剪中等枝,后剪小枝的順序進行修剪。以達到大枝稀,小枝密,既解決了冠內通透問題,又保證了一定的結實量。
3.先上后下,以利于盛果樹形成上小下大、上稀下密的樹體結構。避免人員下樹,修剪掉落的殘枝對下層枝芽的損傷,導致下部枝條缺損。
修剪量的把握
年修剪量不可超過年生長量的情況
處于壯齡期,有足夠的生長空間的園林植物,無擴冠或更新等特殊需求,每年進行正常修剪管理,一般來說修剪量不超過生長量的2/3,過量修剪,尤其是年修剪量超過年生長量的重修剪會嚴重削弱樹勢,抑制正常開花結果,造成花果稀少,過早衰老。
年修剪量可以超過年生長量的情況
在一些特殊情況下,年修剪量可以超過年生長量。
一是非正常修剪管理的園林植物,由于常年不修剪或原來修剪不當,造成一些本應該去除的萌蘗枝、徒長枝未及時去除,嚴重影響園林植物的長勢或是正常開花結實;
二是處于幼齡期需要造型的園林植物,這些園林植物由于早期擴冠與營養積累的需要,一直長放養枝,當所需干徑與主枝達到一定粗度后,需進行必要的定枝定形,回縮修剪;
三是處于衰弱期需要復壯的園林植物,這些園林植物由于延緩衰老、促進更新的需要,經常要去除老弱枝、病蟲枝,常常進行換頭或是回縮更新;
四是一些有特殊造型要求或高度要求的園林植物,一些景點由于造型或是點綴需要,對植物的高度或是冠幅有特定要求,為了達到要求不得不進行重剪。
如何控制修剪量?
速生的園林植物修剪量可以適當寬松,一般不超過4/5;
慢生園林植物修剪量一般不超過1/2;
中速生長的園林植物修剪量控制在1/2至4/5即可;
一些特殊造型要求的園林植物如受地點或空間限制,或是盆景造型另當別論;
園林管理不可每年重剪,應該三輕一重(即:三年輕剪、一年重剪,交替進行),或四輕一重,輕重結合,給植物一定休養生息的時間。